近日,
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联合创始人兼研发副总裁史硕博教授与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家在国内知名行业期刊《合成生物学》联合发表最新文章——
挑战造物主:合成生物学使能工具
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联合创始人兼研发副总裁——史硕博,主要负责领导企业研发团队与产品管线的研发工作。
2009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之后进入到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师从合成生物学领域Jens Nielsen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代谢工程协会创会主席、美国两院外籍院士),从事酿酒酵母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
2013年加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赵惠民教授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实验室,从事合成生物学底层工具的开发。
回国后,史硕博在北京化工大学建立独立实验室,开展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构建和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直接用于高效生产化学品、植物天然产物等生物制品,并开发优化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在菌株改进等领域的应用。
内容摘要(部分)
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1]。早在1957年,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的生物体“中心法则”已指出细胞的几乎所有代谢、感知、生长等活动都由基因决定,揭示了造物主的“密码本”[2]。随后,DNA测序技术[3]和DNA重组技术[4]等工具的建立揭示了人类改写生物体“密码本”的可能性,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基于基因重组的合成生物学概念[5]。目前飞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学往往需要对大量基因进行操纵,针对单个或几个基因的传统DNA重组技术已不能满足其要求,急需满足其设计能力的强大使能工具。
合成生物学使能工具注重于方法的开发和改进,包括RNA干扰、噬菌体展示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组编辑工具在内的核心使能工具已对人类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并分别获得2006年、2018年和2020年诺贝尔奖[6]。这些强大的使能工具推动了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使得我们能够高效编辑生物体的遗传系统,以实现对生物体的基因、回路、途径、网络等元件或系统进行“重编程”。合成生物学家还可以设计非天然存在的新生物成分、新生物系统,对使能工具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未来可以结合生物、化学、材料等更多的学科开发和设计更高效、更多种类的合成生物学使能工具或建立多种工具集成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平台[7-8]。
关于《合成生物学》期刊
《合成生物学》(双月刊)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及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目前唯一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中文科技期刊,《合成生物学》的前身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生物产业技术》,该刊自2020年第1期起更名为《合成生物学》,并开始立卷。
本刊主要刊载对合成生物学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综述与专论,合成生物学领域最新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代表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文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够引领发展,并对本领域及相关领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从合成生物学的安全与伦理、专利与产业、平台建设、投融资与经济、科技政策与法规等角度辐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动态。
原文链接:
挑战造物主:合成生物学使能工具
https://synbioj.cip.com.cn/CN/abstract/abstract350.shtml